鋼結構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的建筑體系,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建筑”之一,是一種節能環保型、能循環使用的建筑結構,符合發展省地、節能建筑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在高層建筑、大型工廠、大跨度空間結構、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發揮其自身優勢。這就要求我們積極的學習鋼結構設計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步伐。
畢業實習是大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首先通過有針對性的實習可以解決我們在學習和畢業設計中遇到的難題,另一方面為我們步入社會搭建了跳板。在實習動員大會上指導老師重點指出同學們在實習之前必須明確自己的實習目的,到工地現場主要參觀的是什么,要深入了解那些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為此我專門作了提綱。我主要的實習目的是:了解鋼結構的發展前景和應用領域;鋼結構的特點包括自身優點和缺陷;鋼結構的節點設計,連接形式;梁柱選型和布置;柱腳形式和構造處理;鋼構件的制作與安裝等等2008-4-14至2008-4-28我們分別在張家口和青島兩地實習。前一周我們在張家口后一周我們又前往青島進行畢業實習。在張家口,我們參加實習的工地有西清河的五金商城、張家口鋼結構車展中心、張家口天宇彩鋼鋼構公司。在市外青島的實習有青島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青島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青島千禧龍黃島住宅小區、青島茂源集團鋼結構、青島海灣大橋。
在張家口實習期間,我們首先參觀了西青河附近的五金商場。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鋼結構建筑,小二層的鋼架結構,與原有混凝土廠房結合。作為實習的第一站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了解鋼結構的建筑特點和節點連接。比較直接的感觸是:現場施工環境很整潔,主要是干作業形式,每個工人的工作面積較大,柱子截面面積較小,跨度大。施工現場柱子已施工完畢,柱子與基礎是剛性連接,主梁與柱子通過高強螺栓連接,若主梁與柱子之間有剪切板,則屬剛性連接。主梁與次梁之間是鉸接。屋架已吊裝了一部分,吊裝順序是由南向北推進,中間大開間的次梁還未吊裝,這是考慮到吊車在吊裝屋架時需要足夠的空間,以保證吊車可以順利通過。
樓板采用的是壓型鋼板組合樓板,這種結構被越來越多的用于樓板中解決了現場支模的繁雜程序。就其飛速的發展形勢我專門查閱了這方面的書籍。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樓板:利用凹凸相間的壓型薄鋼板做襯板與現澆混凝土澆筑在一起支承在鋼梁上構成整體型樓板,主要由樓面層、組合板和鋼梁三部分組成。在國際上已普遍采用。具體說來組合樓板具有以下優點:
1、重量輕、強度高、承重大、抗震性好;
2、施工簡單快捷、拼裝方便;
3、取代傳統模板、改善傳統模板缺點;
4、可作為結構強度一部分、減低材料成本;
5、易于配筋、配線、配管之施工;
6、外觀整潔美觀;
這種樓板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壓型鋼板,鋼筋,混凝土。壓型鋼板可參與樓板受力,也可以只是當作模板使用。兩者的施工順序是一樣的大致可分成六個步驟:
。1)鋼梁表面清掃干凈,鋼承板按排板圖焊在鋼梁上;(2)按焊接程序,將鋼承板熔焊在鋼梁上;
。3)鋼承板間的扣合處用夾鉗加以固定;
。4)復合風梁處將剪刀釘用焊槍固定;
。5)按設計要求綁扎鋼筋網;
。6)進行砼澆注
從其施工步驟上可以看出組合樓板施工較現澆混凝土樓板有很明顯的優點:操作簡便節省勞力,減少施工時間而且現場很整潔。為高效的施工帶來可能。,是現代樓板的最佳選擇。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天宇鋼結構加工廠和張家口市汽車銷售中心。在這兩個地方我們主要看到的是鋼結構的廠房。鋼結構廠房是很多現行廠房所采用的結構。其特點是施工方便、速度快,自重小。。
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別適宜;材料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其工業化程度高,可進行機械化程度高的專業化生產;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閉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氣罐、油罐和變壓器等。其缺點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較差。主要用于重型車間的承重骨架、受動力荷載作用的廠房結構、板殼結構、高聳電視塔和桅桿結構、橋梁和飛機庫等大跨結構、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等。
實習的第二周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在這里你可以同時體會到古老與現代。老城區匯集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特色建筑,行走其間你會感受到歷史長河在你身旁波動。在那我們看到了蔣介石公館,那是一幢哥特式風格的代表作。新城區則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仿若無數只海鷗在海邊停歇、展飛。
在這里,我們相繼參觀了青島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工地、青島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工地、青島千禧龍黃島住宅小區、青島茂源集團鋼結構加工廠、青島海灣大橋黃島區施工現場。
我們首先前往跳水館、綜合訓練館進行實習。泳跳水館總建筑面積達43709平米,主體共兩層,館內設置符合國際標準的游泳比賽池、跳水池、訓練池。綜合訓練館總建筑面積達18101平米,主體分為兩層,館內設置多功能訓練場地,球類訓練場地、冰上運動場地。游泳跳水館的屋頂為雙曲面結構,造型取意“貝殼”,其整體膜結構面積達一萬平方米,網架總重達1600噸,最大跨度170米,是國內最大的網架分段拼裝、整體提升施工的工程。其整體面積之大以及施工技術的創新均大全國之最。
接著我們去了青島千禧龍黃島住宅小區和青島茂源集團鋼結構加工廠,在這里我們進一步掌握鋼結構中節點的連接。主梁與次梁通常為柔性連接,主梁之間和主梁與柱子大多做成剛性連接形式。連接性質的劃分應由下列三項指標來表征:抗彎剛度,轉動剛度,延性(轉動能力)?箯澇休d力是連接強度的主要項目,此外還有抗剪強度。剛性連接從理論上來說,承受彎矩和剪力的能力應該不低于梁的承載能力,亦即不低于梁的塑性鉸彎矩和腹板全塑性剪力。地震區的框架應該要求更高,體現“強連接-弱構件”的原則。對于柔性連接則只要求其抗剪能力。半剛性連接介于剛性和柔性連接之間,必須具有一定的抗彎能力。
連接的轉動剛度由彎矩-轉角曲線的斜率來體現,它不是常量,轉動剛度對框架變形和承載力都有影響。對變形的影響需要結合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進行分析。為此,應考察連接的初始剛度或標準荷載作用下的割線剛度。剛性連接的剛度,理論上需要達到無限大,但實際上只要達到一定的限值就可以看作是剛性連接,問題在于如何從數量上做出界定。
轉動能力屬于延性指標,塑性設計的框架要求塑性鉸部位有一定轉動能力,以便后續的內力重分布能夠出現。
剛性連接這種構造假定梁柱連接有足夠的剛性,梁柱間無相對轉動,連接能承受彎矩。鉸支連接這種構造假定結構承受重力荷載時,主梁和柱之間只傳遞垂直剪力,不傳遞彎矩。這種連接可以不受約束的轉動。
在鋼結構框架的傳統分析與設計中,為簡化分析設計過程,梁柱連接被認作理想的鉸接連接或完全的剛性連接。
最后我們參觀了島海灣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是聯系著青島,黃島,紅島的一座海灣大橋。該程概算投資90.4億元。這是是我國目前企業投資建設最大規模的交通基礎實施項目。本全長約28.057KM,其中跨海大橋長25.171KM,黃島側路線0.827KM,紅島連接線長1.3KM。橋梁寬度35M,設計基準期為100年,預計2010年底通車。在修建過程中需搭設臨時的棧橋,我們就是通過棧橋來到海中心的施工現場,海面上有大型的浮吊,其固定在特種穿上為海上吊裝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橋墩深入基巖,采用特種混凝土。這個龐大的工地現場帶給我很的震撼力。讓我感受到人類無窮無盡的智慧創造出驚人的創舉。
實習在緊張的參觀中結束。這期間使我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無法學到的知識,彌補了實踐上的空缺,將學到的理論和實踐有機聯系到一起,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和學識,這次實習還讓我體會到,人要不斷的超越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一點點提升自我,絕不要滿足現狀踏步不前,只有超越再超越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我會將這次實習作為新的起點,重整自我與明天的太陽共同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