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設計目的及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的目的是綜合運用本課程所學知識進行鋼筋混凝土梁的設計,以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綜合考慮問題和設計的能力;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正確設計,并在整理編寫設計說明書、繪制施工圖紙、應用圖表和規范等方面得到必要的訓練。
二、 課程設計內容及安排
課程設計題目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內容包括梁或板結構的布置和計算,參考有關資料,進行荷載分析與計算、內力計算與組合、配筋設計,同時要滿足構造,將設計計算結果繪制成施工圖,還需要將計算結果編寫計算機程序框圖、計算程序,打印計算結果。設計過程中應搜集和閱讀有關資料,組織和分析有關設計內容和問題。每個學生應認真獨立完成全部設計任務,設計成果和技術質量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的要求。
三、 指導方式
根據下達的設計任務書和老師的講解,了解設計要求及目的,明確設計內容,并收集有關資料,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全部設計任務。計算過程先是手算,然后編寫程序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計算,施工圖提倡采用計算機繪圖,也可以用手繪圖紙。
四、課程設計考核方法及成績評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績評定:采用100分制,總分組成:設計過程表現:30%;設計圖:30%;設計說明書:40%;
五、進度安排
集中在專門教室進行設計計算。在教室或機房進行施工圖繪制及設計文件整理。時間分配為:設計任務書下達及資料收集0.5天,手算與編程計算3.5天,施工圖繪制及成果整理1.天,總共5天時間。
六、具體設計資料
1、主梁橫斷面尺寸圖見下圖所示。
注:表中bi表示主梁間距。
2、荷載效應
。1)支點截面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時的支點剪力見下表。
。2)跨中截面
跨中截面最不利布載的彎矩值見下表;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時的跨中剪力值見下表。
。3)其他截面
支座至跨中各截面,彎矩假定按拋物線分布,而剪力按直線變化。
注:① 鋼筋均采用焊接骨架;
、 每個同學按要求選擇相應序號數據進行設計計算;
、 箍筋采用R235級鋼筋,彎起鋼筋和斜筋采用與主筋相同等級的鋼筋。
七、設計計算內容
1、正截面強度設計與驗算
2、斜截面強度設計與驗算
3、主梁裂縫寬度驗算
4、主梁撓度驗算。
5、應力驗算.
6、繪制配筋圖一張,并計算鋼筋與混凝土數量
八、應提交的成果
1、設計計算書一份
2、配筋圖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