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一般應包括工程概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準備工作及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施工平面圖、主要技術組織措施、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一、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主要包括工程特點、地點特征和施工條件等。
。ㄒ唬┕こ烫攸c
1、工程建設:主要包括擬建工程的建設單位、工程性質、名稱、用途工程造價、開竣工日期、設計及施工單位等。要求按表3.1工程建設概況一覽表填寫。
2、結構設計:主要包括基礎類型,主體結構的類型,墻、柱、梁、板的材料,樓梯形式等。要求按表3.2結構設計概況一覽表填寫。
3、施工特點:主要包括工程施工的重點、關鍵。
。ǘ┑攸c特點
主要包括擬建工程的位置、地形、地質、地下水位、水質、水質氣溫、冬雨期間、主導風向、地震烈度等。
。ㄈ┦┕l件
主要包括“三通一平”情況,交通動輸條件、資源供應的情況、施工單位機械、設備、勞動力的落實情況、現場臨時設施等。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擬定施工方法時,應著重考慮影響整個主體工程施工的全部分項工程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流向,多層建筑除了突出平面上的流向外還應突出分層施工的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的選擇。
1、地基與基礎
一般建筑物、墻、柱的基槽和基坑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機械還是人工進行,并算出施工期、放坡要求,填、挖、運所需要的機械設備的型號和數量;排除地下水、地面水的方法,確定基礎工程的施工順序、施工流向、劃分施工段,組織流水施工,說明鋼筋混凝土柱基支模方法及模板構造圖。
2、混凝土工程
應著重于現澆鋼筋砼模板工程的支模和拆除方案,模板的支撐方法,隔離劑的采用,鋼筋加工、運輸方法和安裝方法,明確現場加工的范圍。
混凝土攪拌和運輸方法,提出所需材料、機具設備的數量、混凝土的澆筑順序,施工縫位置,分層厚度,工作班次、振搗方法和養護制度等。
3、砌筑工程
確定砌墻用的腳手架的類型,砌墻與搭架及預制構件安裝等的配合關系,門窗框安置方法。劃分施工段、施工層,組織流水施工。
4、現場垂直,水平運輸
確定標準層各種主要材料的垂直運輸量,選擇垂直運輸機械設備(塔吊、井架、門架等)。選擇水平運輸的方式、合理布置垂直運輸設施的位置,綜合安排各種垂直運輸設施任務和服務范圍。
三、施工進度計劃
編制單位工程主體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時,應在滿足工期要求的情況下,對選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材料、構件和加工件、半成品的供應情況,能夠投入的勞動力、機械數量及其效率、協作單位配合施工的能力和時間等因素作綜合研究。
1、確定施工順序
根據建筑結構特點及施工條件,盡量做到爭取時間,充分利用空閑,處理好各工序之間的施工順序,加快施工進度。
2、確定施工項目
根據結構特點,已定的施工方法的勞動組織,并適應進度計劃編制的要求,擬定施工項目和工序名稱。
3、劃分流水施工段
各施工段的工程量要大致相等,以保證各施工班組能連續,均衡地施工。劃段的界限要能保證施工質量及有利于結構的受力。
4、工程量計算
按施工順序的先后計算工程量,計算單位應與定額單位一致,回填土等要按施工流水段的劃分列出分層、分段的工程量,以便于安排進度計劃。
5、計算勞動量和機械臺班。
6、確定各施工項目的作業時間
根據勞動力和機械需要量,以及各工序每天可能的出勤人數與機械數量,并考慮到工作面的大小,確定各工序的作業時間。
7、編制主體工程橫道計劃圖
根據各施工項目的搭設關系,編制橫道計劃草圖,先安排主導工程的施工進度,其余的分部工程應盡可能配合主導工作來安排進度,并將各分部工程最大限度地合理搭接起來,使其相互聯系,匯成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的初步方案。
8、檢查與調整施工進度計劃
進度計劃初步方案編好后,檢查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時間和施工順序安排是否合理及總工期是否滿足規定工期的要求,是否出現勞動力、材料、機具需要有較大的不均衡現象,以及施工機械是否充分利用等。經過檢查,對不合要求的部分進行調整和修改。
四、施工平面圖
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是一幢建筑物的施工現場布置圖。這是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施工現場布置的依據,也是實施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文明施工的先決條件。其繪制比例為1:200。要求繪制主體結構施工的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
繪制步驟如下:
1、確定垂直運輸起重機械的位置
2、確定攪拌站的位置
3、確定建筑材料、預制構件的堆場位置
4、確定運輸道路
5、布置臨時設施
6、布置水、電線路
7、布置安全消防設施及圍墻
五、主體工程勞動力需要量計劃
勞動力需要量計劃,其編制方法是:將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表內所列各施工過程每天所需工人人數進行匯總,即為每天所需的工人人數,可采用表格形式或勞動力動態變化曲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