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本設計為辦公樓。占地面積690m2,建筑面積4140m2。主要進行建筑方案設計、結構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采用框架結構,主體為六層,上人屋面頂棚一層。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場地類別為II類場地,基本風壓0.40KN/M。樓﹑屋蓋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方案設計主要根據任務書要求,結合建筑物使用功能,防火疏散要求及建筑人性化進行建筑方案設計。一、進行功能分區;二、進行空間組合;三、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設計簡而言之就是用結構語言來表達所要表達的東西。結構語言就是從建筑及其它專業圖紙中所提煉簡化出來的結構元素,包括基礎、墻、柱、梁、板、樓梯、大樣細部圖等等。然后用這些結構元素來構成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結構體系,包括豎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體系,再把各種情況產生的荷載以最簡潔的方式傳遞至基礎。在結構設計中,作者根據經驗公式先進行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估算,再查相關規范確定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通過二次彎矩分配法、D值法、底部剪力法進行相關荷載的計算,確定最不利組合,確定現澆板、框架梁、柱可能出現的最大內力,從而進行截面驗算和配筋計算。施工組織設計就是根據項目建設的特點,結合具體的自然環境條件、技術經濟條件和現場施工條件,研究施工項目的組織方式、施工方案、進度計劃、資源配置、施工平面設計等施工規劃設計方案,從而能高效低耗地完成建設項目的施工任務,以保證施工項目的質量、工期、造價目標的實現。
中期進行對選取的一榀框架進行結構手算更是重頭戲,對各門專業課程知識貫穿起來加以運用,比如恒載,活載與抗震的綜合考慮進行內力組合等。開始的計算是錯誤百出,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與規范不符的現象,此外還時不時出現筆誤,于是反復參閱各種規范,設計例題等,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使其更接近于實際工程。后期的計算書電腦輸入,由于以前對各種辦公軟件應用不多,以致開始的輸入速度相當的慢,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日趨熟練。
|